腾讯VS阿里的观战指南
来源:本站时间:2013/12/16 10:36:43
腾讯阿里两大巨头终于从暗斗走向明争。12月3日,先是腾讯向阿里宣战,指责阿里涉嫌推广微信支付的负面信息,提出“堂堂正正地用产品一较高下”。4个小时后,阿里旗下的来往应战,指责腾讯正在用腾讯系自有媒体,大规模制造阿里的负面,“竞争不该是攻击,更不该是人身攻击”。
这场口水仗背后,是一场互联网公关战的序幕,更是一场摆上台面的产品技术大战。战争结果或将改变中国互联网的格局,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对战双方
· 腾讯:集社交、生活、娱乐、游戏、新闻为一体的综合性互联网服务平台,中国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
· 阿里: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电子商务超大型交易平台,公司战略布局牛逼,全生态服务都涉及,中国市值第二大互联网公司。
矛盾积累
· 2013年8月1日,阿里向微信的淘宝客类营销应用发出邮件,表示将从数据接口屏蔽一切微信来源。当时来往已在内测,定位移动社交而非交易交流工具;
· 2013年9月23日,阿里正式发布社交工具“来往” ,主攻移动互联网即时通讯工具又添竞争者;
· 2013年11月1日,微信启动对来往的屏蔽,对在微信朋友圈分享活动的内容,直接提示“含有恶意欺诈内容,终止访问”;
· 2013年11月21日,在来往满月庆功会上,马云和陆兆禧双双出席。来往诞生一月的用户数突破1,000万,日活跃用户数更增长500%。次日,淘宝屏蔽来自微信的所有链接,通过微信点击的淘宝和天猫的宝贝都将直接跳转到手机淘宝客户端的下载页面,这比三个月前只屏蔽接口来得更彻底;
· 2013年12月1日,《一个视频告诉你腾讯帝国有多大?》串红网络。“1个腾讯=1个中国银行=2.4个招行=3.9个茅台=5.5个万科。腾讯有自己的货币,有覆盖全国的媒体平台。放眼全球:1个腾讯=1个Facebook=1.4个eBay。”有人说腾讯富可敌国,马化腾却强调腾讯要做成互联网上的“水和电”;
· 2013年12月2日,虾米音乐把分享到微信的功能取消,改为分享到“来往”;阿里刚收购的酷盘也把“来往”加到了分享功能;而新浪微博手机客户端最新版本也取消了分享到微信的功能,给“来往”腾出了位置,矛盾一触即发;
· 2013年12月3日,双方正式宣战。
争夺焦点
这场战争本质上是移动互联入口之争,与PC端入口的搜索引擎分流量不同,无线入口最主要是分发用户,抢无线就是抢用户。
腾讯微信用户数突破6亿、移动QQ活跃用户数8.15亿,据说日活跃用户数前四名,腾讯就占据了3.5个。阿里手机淘宝用户数突破4亿,日活跃用户数千万(这个可根据阿里双十一及年交易额中手机端的用户占比推算),来往活跃用户数百万,还有微博、高德帮忙撑腰,不管是并购还是开发新产品都是为了圈用户。
目前腾讯微信优势明显,顶天立地,阿里则是一片森林。与其说两家PK,不如说是一次阿里的防御战。马云危机感很强,微信的未来确实对阿里的冲击很大,推出来往与之抗争也是“逼上梁山”。
双方武器库比拼
腾讯有多大?大家都称之为互联网帝国。QQ活跃用户数8.15亿,相当于美国总人口的2.5倍;累计用户数20.4亿,比中移动、中电信、中联通移动用户数总和还要多;微信用户更是突破6亿,超过中国智能手机总数——用户是腾讯最大的资本。腾讯的产品和服务据说达305款,涉及通信、社交、游戏、新闻、购物、支付、金融、安全、搜索、生活服务等几乎所有领域,是名符其实的互联网巨无霸。
阿里有多大?未来10年将要改变人们购物习惯(其实已经改变)未来10年阿里领头的线上交易额要霸占总零售的一半,解决100万人的就业机会,帮助100万商户营业额超百万,今年整个平台交易额有望突破20,000亿,社会影响巨大,要不马云能跟几任总理汇报呢。
双方资本实力都很强,都是有钱的主。2013年9月16日,腾讯市值过千亿美金,1个腾讯=1个中国银行=2.4个招行=3.9个茅台=5.5个万科。腾讯有自己的货币,有覆盖全国的媒体平台。放眼全球:1个腾讯=1个Facebook=1.4个eBay。大手笔体现:2013年10月腾讯4.48亿美金战略投资搜狗。
阿里虽说还没上市,但它的市值不会离千亿美金太远或许已经超过。阿里系的支付宝俨然成了一家商业银行。大手笔体现: 2013年4月阿里5.86亿美金投资新浪微博,5月2.94亿美元投资高德。如果说两家谁更有钱,我觉得是阿里。
双十一网上消费狂欢节,马云上了CCTV。后来又做来往,屏蔽微信一切链接,阿里系成员产品均取消分享至微信。由此可见阿里的声势,而其公关团队在业内也是出名地牛,每每逢凶化吉。
腾讯的公开不妨多让,策划的纪录片——腾讯帝国有多大?让好多人虎躯一震。双方的对战将会更多体现在公关宣传,大家可拭目以待。
互联网媒体版图,腾讯已经完成了全覆盖和全控制。腾讯有微博、门户,微门户、公众平台、新闻插件、新闻客户端、地方网站等。阿里有什么?新浪微博,陌陌?还有什么?估计就是马云那张嘴了,但个人的媒体效应总是有限的,很难持续。这一点上,腾讯势力明显胜出。
腾讯在PC互联网拍拍与淘宝对战中失败了,这是历史事实,但移动电商大势所趋,o2o模式的潜力大家都看得到!微信开始发力了,是否能赢得阿里,关键看以后的产业链整合。
但毋庸置疑,阿里占据天然优势。支付宝了不得,就双11光棍节支付宝交易额达350亿元。加上理财产品余额宝,其总规模据说突破千亿元,用户数达3,000万。支付宝前不久将PC端转账免费有额度限制,目的是想将用户向移动端迁移,现微信支付发力,阿里又取消了这一政策,将有利于用户。
但腾讯微支付刚起步交易额就突破千亿级别,跟线下商家打通,与航空公司合作微信支付试点,变得更加开放。
客观说,阿里在PC端电商确实一家独大,但到了无线端,未来格局存在变数。移动端未来一定会引爆安全事故。腾讯做安全产品线是有道理的,阿里也无妨,有360“基情支持”。
战局预测
腾讯微信o2o模式侵蚀阿里疆土,但电商大格局不会变化;
阿里来往以失败告终,作为买卖双方交易沟通的工具,定位将回到原点;
双方终将和解,不会永远断绝关系。
结语:要赢得为用户多想
应对不可知的移动互联网未来,巨头间的攻御战是必然。犹如PC互联网时代的2008年9月,淘宝宣布屏蔽百度搜索引擎爬虫,对谷歌和雅虎的搜索爬虫也部分屏蔽一样。只不过移动互联网时代竞争态势更跳跃,发展速度是PC互联网时代的2-3倍,或更快。
互联网巨头在中国没有边际意识,不知道这个到底是跟政府、政策、环境、土壤还是人文有关。基因决定“长相”,用户决定一切。互联网巨头不可能一家通吃,若把互联网比作是一条高速公路,入口可能有很多,高速公路旁边就应该有娱乐中心、社交场所(腾讯等),大型shopingmall(阿里等),广告牌(百度等),加油维修站(360等)等生态配合组成。
在社交路上,阿里走了很长时间的弯路。2007年,阿里开始尝试SNS。2008年,Yahoo风潮正盛时,阿里也曾经犹豫。2009年,阿里内部曾经试图将旺旺变成工具。2011年,在Facebook如日中天时,阿里内部也诞生了一款社交产品,即来往的前身。但这些效果并不显著。
在电商路上,腾讯跟随做了拍拍、QQ网购、投资了易迅,结果都以失败告终。移动互联时代竞争确实激烈,正如李开复预言:移动互联网之机遇将是PC互联网的14倍 ,谁不想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与其说这次是腾讯阿里大战,不如说是中国互联网内部提升危机感一次很好演习,互联网思维、竞争意识、管理文化等正能力将传递给更多行业,从而影响中国整体经济。但短时间内牺牲的,是用户的体验、在微信开放平台给淘宝导流量的开发者们,以及部分的商户收入。
还有一点需思考:从国际巨头公司来看,企业做强靠自己,做大靠并购。未来移动互联网或将迎来第二波并购热潮。创业者们的机会来了,站好队形,抓住机会,迎接财富。而最重要的是,不管怎么竞争,一定要为用户着想,为用户想得最多的一定是未来的赢家。